编辑:故事    更新时间: 2025-04-16 13:23
全文阅读

母亲憋了一晚上的痛终于发出来了。
外婆的房间里哭声一片,大姨妈和几个表哥哭得非常伤心。王晓晓在想,自己是不是很没心没肺,怎么没有像他们那样哭得悲痛欲绝。
等下午王涛去把舅舅和五妹接来,舅舅还没进门,就开始哭了,嘴里喊着:“老母亲,我来晚了,你也不等等我。”
舅舅跪在外婆的遗像前,哭得比任何人都伤心。
王晓晓觉得舅舅有点夸张,这几年,舅舅不主动打电话,不寄一分钱,尽管外婆的工资都是他领取。
这天白天,全家人都泡在哭声里。很多邻居都过来拜祭外婆,王晓晓的父亲说:“外婆怎么认识这么多的邻居啊,有一些我都不认识。”
王晓晓忙着联系殡仪馆,要安排追悼会,要写悼词,还要定第二天的白事宴。
晚上,应该是舅舅守灵,可舅舅不愿意,一定要几个表哥和他轮流。表哥们也不好拒绝,答应轮流值守。
舅舅建议:“给老母亲土葬,以前在家的时候,她都给自己买好了棺木,也看好了地。”
大表哥立刻反对:“这是不可能的,现在都是火葬,这是城市又不是偏远农村,随便找块地就可以,城市里去哪里土葬?”
“要不,想办法把母亲运回去。”
“舅舅,你在异想天开吧?怎么运回去,你给说说怎么运?”
“现在不是有冷冻运输吗?我们可以多出钱让他们运。”
“好啊,舅舅,这件事你来办,只要你能办成,我们没意见。”大表哥气的眉头都皱在一起。
“二妹,二妹,你来想办法把你外婆运回老家。你那么有钱有能力,这件事还有办不成的,我就不信,老母亲的遗愿不能实现。”舅舅直接把锅甩给了王晓晓。
王晓晓也记得的外婆生前说过,自己死了之后不想被烧成灰,最好能找块热闹的地。可这话是外婆刚来没多久的时候说的。后来看到小区里的一些年岁大的达官贵人也都送去了殡仪馆,回来就是个小小的匣子,就说,算了,我也烧了吧,反正最后死了啥也不知道。这个小匣子也挺好看的。
这件事,外婆没有在遗嘱上交代。如果不是舅舅在这里说土葬,外婆应该是火葬。
没办法,只好大家投票,只有舅舅一个人赞同外婆土葬,其他人都同意火葬。舅舅哭着喊着,哭得是撕心裂肺,喊得是惊天动地,也没能拉过去一个人。
舅舅一定要第七天才让火化,这点大家都没有反对,四个表哥和舅舅轮流守灵,第七天,外婆的追悼会在早上十点就开始了。王晓晓的母亲已经哭了几天,现在已经没有眼泪了,红肿的眼睛几乎睁不开,人也虚弱的很,从年三十晚上开始,四妹几乎水米不打牙,被王晓晓强迫着喝点稀粥。
葬礼结束后,外婆的骨灰暂时存放在殡仪馆,等舅舅返回时带着回到老家龙凤镇大板桥一带再土葬。这些事情交代给舅舅完成,回到家之后,舅舅提出:“老母亲走了,我过几天带着她回老家,要请个风水先生看地,老母亲生前就说过,喜欢大板桥那一带,热闹人多,就按老母亲说的请先生给看块地,然后要修坟,这些都需要花钱,这个费用本来应该咱们几个均摊,可我又跑腿又出力,亲力亲为的操心,我的费用应该你们几个摊。”
“舅舅,外婆的工资这些年差不多够请先生修坟的,这钱可都是你领的,你拿出来就好了。”二表哥说的简单明了。
“对,我也同意,这几年,外婆在四姨家,吃穿用都花的是四姨家的,本来外婆的工资应该拿出来给四姨家才对,现在既然外婆修坟要花钱,就用自己的退休工资,从哪里说都是应该的。”大表哥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“老大、老二,这没你们说话的份,老辈子还没死光。”舅舅很不高兴地怼了大表哥和二表哥。又对大姨妈和四妹说:“大姐,四妹,你们看,我说的有没有道理,老母亲身后事我这个当儿子的应该出头来办,可钱上的事,你们也晓得,我这个家娃娃多,老婆没得工作,我是一分钱都拿不出来,这次***还是借钱买的,你不相信,问五妹,问问她,我们家有没有钱。实在要我出钱,我就只能回家卖房子了。”
大姨妈叹了口气,看了眼四妹:“四妹,你的意见呢?”
“大姐,你说咋办就咋办吧,我听你的。”
大姨妈想了一下,对舅舅说:“我们几个姊妹出钱,一万块,每家三千三,最后的一百,你来出。幺妹的那份钱,你自己去要。”
“好,没问题。”舅舅很爽快地答应了。
大表哥说大姨妈:“妈妈,你好偏心哦,四姨家养了外婆好几年,一分钱没得到过,你这是欺负人。”
“那你们兄弟几个来出这个钱,外婆家的饭你们可没少吃。”大姨妈一句话把大表哥说的哑口无言。其他几个表哥也都不再说话。
王晓晓站在旁边听着,心里涌起一阵寒意,外婆曾经照顾过,关心过的这些子女和外孙,谁都不愿意出这点修坟的钱。舅舅拿着外婆的退休工资好些年,竟然全部花光,一分不剩。大姨妈家的孩子都在铁路系统工作,谁的工资都不低,当年外婆是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喂养大表哥他们几兄弟。人均工资十几块钱的年代,外婆的五百块存款是一笔巨款了,就是这笔钱救活了大表哥几兄弟。
难道这些事,他们全都忘了?
对外婆的遗嘱,大姨妈没有任何意见,舅舅对房子给王涛,有点不高兴,当时说:“这可是我们米家的祖屋,这样分配可就不行米了,改姓王了。”
王涛也很不高兴地说:“舅舅,你想要房子,可以,把外婆这些年的退休工资拿来,我们换,房子给你,外婆的工资给我,行不?外婆在我们家没问你要过一分钱吧,我们对外婆咋样,就不说别的,光是给她的零花钱就几万,你们谁给过她?我们从小到大没花过外婆的钱,即便是回老家,每次离开,我爸妈都给外婆留下钱,你们哪个不是去了又吃又住把外婆的钱花光才走,走的时候有没有给外婆留下一分钱,舅舅,这么多年,你花外婆的钱还少吗?你们谁家的孩子外婆没帮着带过,只有我家,是我妈把我们拉扯大的。”
王涛的话说的众人哑口无言,安静了几分钟之后,舅舅还是不死心地说:“反正我觉得,我们米家的祖屋应该还是归米家。”
“行啊,我妈是米家的女儿吧,给我妈,舅舅你该没意见了吧?”
“四妹不是嫁到王家了吗,以后就姓王了,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,和米家还有啥关系。”舅舅只管说,也不抬头看任何人。
“舅舅,你这样说话就不对了,我妈是嫁到王家了,外婆算是王家的还是米家的,在我们王家这些年算啥,你以来就找我报销王家的我给你报销两人的***又算啥,是不是这些费用你米家的都该给我王家的退回来才对吧?”
“二妹,机票是你答应给我们报销的,我们还没有所有人都来呢。”
“舅舅,你们所有人是不敢来吧,你们害怕见到外婆,在去成都的大巴车上,舅妈梦到了外婆,她和几个姐姐妹妹怎么对外婆的,心里清楚,她害怕外婆,因为她即不孝顺,还经常在外婆腿骨折的时候欺负外婆,她知道亏欠外婆的,否则,你也不会把外婆送到我们家来吧。如果舅妈对外婆好,这次怎么可能不来。”王晓晓本不想说这些,可舅舅的贪婪实在过分,她忍无可忍地数落起舅舅。当然,这些细节是五妹给王晓晓说的。
“她们是她们,我是我,我对得起老母亲,我没亏待过她。大姐和幺妹都不去照顾老母亲,我一个大男人整天给老母亲端屎端尿的,我用点老母亲的钱有啥不应该。大姐和幺妹老母亲也给帮助了不少,现在应该是她们出钱出力的时候了。四妹,我不比,人家做的比我们都好。大姐,你说话吧。”舅舅把矛头指向了大姨妈和小姨妈。
大姐犹豫了一会,大表哥先说了:“舅舅,你的意思你是米家的,你就该花外婆的钱,我们都是外姓人家的,没资格喽,那我们来算算,你花的多还是我们家花的多,我们小时候家里孩子多,外婆给我们补贴不假,你家呢,全是女娃,全是要嫁出去的,外婆补贴的还是最多的,你家难道就不该出钱出力?”
“没你说话的份,我在问你妈,大姐,你说。”舅舅不耐烦地对大表哥挥了一下手。
“我们该给老母亲花这个钱,咱米家的姐弟妹平均分,不管之前说给老母亲花的多花的少,不要计较了,这是老母亲最后一件事让我们花钱了,每个子女都出钱是应该的,吃亏占便宜就这一次了。舅舅如果不愿意出力气,没关系,交给老大老二他们去办就好了。四妹,是委屈你们了,这些年又出钱又出力的。你们看看还有啥意见?”大姨妈也不管舅舅的表情有多难堪,直接说出自己的建议。
“大姐,我的那份你们家先垫上,之后我有钱了还给你们。”舅舅还在纠结。
“舅舅,你怎么那么小气哦,外婆商业局的股份都给你了,你晓得不晓得,那是多少钱,还喊着没钱没钱的。”五表哥的大眼睛瞪着舅舅。
“你外婆的股份值不了多少钱,都是每年发一次,之前是多少我也不晓得,你外婆从来没给我讲过。”舅舅说的很心虚,眼睛只看着地面,似乎很委屈。
“舅舅,外婆的后事你确定一下,你去办还是我们哥几个去办?我们去办,估计花不了四五千,请先生一千,修坟就算两千,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加起来一千块就够了。”二表哥直接将了舅舅一军。
“就说 娃娃不懂吧,我是要请喝上给老母亲做道场的,这个很贵的,大师傅出场就是一千,还有那么多小师傅呢,这个少说也得花三千吧,还有请请老母亲的邻居和米家屋里的老人,不得花钱啊。”
“这些都没必要吧,外婆已经走了,你带个骨灰盒回去再办这些事没得必要了。”大表哥也反对。
“大姐,你看看你家的儿子,都怎么对老母亲的?在世的时候不管不问,人走了,还不让走的风光些?老母亲最喜欢热闹,大家谁不晓得呀。”
“行了,别争了,就按大姨妈说的,几个哥哥出面办这事,舅舅,你如果不出钱就别管了。按五千块预算,三家均分,每家一千七,小姨妈的那份钱,哥哥们负责去要,我妈这块,我负责出。”王晓晓实在看不下去舅舅在这里胡搅蛮缠,只好发言。
“同意。”大表哥先举手,接着其他几个哥哥都举手,大姨妈和四妹也举起了手,只有舅舅不举手。
“好,在场的家人,只有舅舅不同意,其他人都通过。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,按大姨妈的方案走,钱交给大姨妈,几个表哥负责把外婆带回去下葬。最终花多少钱,几个哥哥计划,多了不退少了不补,哥哥们同意不?”王晓晓直接把费用说到底,免得最后再扯皮。
“没得问题。”大表哥再次表态。
“那我也要全程跟着,我是老母亲唯一的儿子,我不能不管。”舅舅不情不愿地说。
王晓晓心想,你还知道自己是外婆的儿子呀,但这话没说出来。
哎,人性在钱的方面不值得一提,想起我外婆去世的时候,一天没照顾过的小姨从外地赶回来,第一件事就翻找老人遗留下的遗物,把值钱得东西据为己有
死不要脸哦
不要脸的人就在身边。
无耻!
有时想想子女啊,都是父母对他们的好,有几个是子女对父母好的,特别是现在,哎!看了伤心!

全文阅读
上一章 返回本书目录 下一章

同类推荐